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快讯 >  
每日简讯:以案说法|老人误点链接被盗刷存款,谁来担责?
来源: 中国山东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26 18:34:16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中国山东网-感知山东5月25日讯 (记者 张敏敏) 2008年,老李在A银行办理银行卡一张,该卡一直正常使用。近日,老李给别人转款时却发现账户里少了4万元,赶紧去银行查流水,才明白原来遇到了电信诈骗,银行卡被盗刷!

老李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,目前该刑事案件尚未侦破。老李以储蓄合同纠纷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,要求A银行支付其存款4万元,老李的诉求能否得到支持?

经审理查明,2020年11月1日,老李收到不明号码发送的短信,内容为“【工商局】您的营业执照信息该更新为电子版,为了您的正常营业,请11月2日前点进gs.xxxxxx.net认证,延时将自动销户!”老李误以为是正常业务,便点开链接,按照要求的步骤进行操作,并输入了银行卡的相关信息,但实际上,在点开链接后他便进入了钓鱼网站,老李未加识别将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提供给了不法分子,致使不法分子盗取信息后成功激活移动支付卡,并进行非接触式无卡交易,分八次取走老李账户的4万元存款。

本案中,老李银行卡被盗刷系因未经核实点击不明链接,多次泄露银行卡重要信息,未尽到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密码的义务,对其银行卡被盗刷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。同时,A银行与老李系储蓄合同关系,A银行负有对持卡人的账户资金、交易安全等提供安全设备和技术平台等重要义务。事发时,老李年近60岁,银行账户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首次建立业务关联,A银行在未对老李开通移动支付业务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、也未就客户进行多重身份鉴别的情况下即为老李开通移动支付设备,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,故A银行对老李银行卡被盗刷也负有一定责任。庭审后,经法院主持调解,原、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A银行一次性赔偿老李部分损失。

民事审判二庭庭长靳先香提醒银行卡持卡人,紧绷反诈这根弦,侥幸好奇不可有,不明信息不理会,不明链接更不点;确有疑虑先核实,官网查询或报警,加倍小心不为过,守好自己钱袋子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